.png)
先天一炁
先天一炁,又名「真一之氣」、「元始祖氣」、「虛無一氣」、「乾元一氣」等等,異名甚多,然以「先天一氣」在內丹學中用之最為普遍。在整個內丹學修煉的訣竅之中,「先天一炁」與「玄關一竅」可謂是兩個最關鍵且最具丹道特色的術語。
“先天炁”与“后天气”
首先,对于炁,《太平经》曰:“道之生人,本皆精气(炁)也。夫道何等也?万物之元首,不可得名者。六极之中,无道不能变化。元气(炁)行道,以生万物,天地大小,无不由道而生者也。故元气(炁)无形,以制有形,以舒元气(炁)。不缘道而生自然者,乃万物之自然也。不行道,不能包裹天地各得其所,能使高者不知危。”这就指出,“元炁”是“道”的进一步舒展和分化。金丹医家南宗五祖之首张伯端真人在《悟真篇》中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“道”与“炁”的先后关系:
道自虚无生一炁,便从一炁产阴阳。
阴阳再合成三体,三体重生万物
道教丹道的先天一氣説,淵源甚早,可追溯於《老子想爾》關於道氣的論述,是蜀地獨有的丹道理論。先天一炁説得五代彭曉而發揚光大,後被張伯端《悟真篇》、翁葆光《悟真篇註釋》、趙友欽《仙佛同源》,陳致虛《金丹大要》等丹家、丹經所繼承和發展,為丹道正宗學説。先天一氣,與所謂“先天炁,後天氣”概念中的“先天氣”完全不同,學人多有混淆,是所必辨。
氣的思想是一涉及十分廣泛的道家哲學範疇,甚至已經滲透為中國人的思維方式。
天地人為三才,三才皆有三寶。
天有三寶,日、月、星,
地有三寶,水、火、風,
人有三寶,神、氣、精。
人的三寶若少一寶人即死亡,人的三寶又分先天和後天。先天三寶為元神、元氣、元精。後天三寶為識神(思慮神)、呼吸氣、交感精。
先天后天相互配合,不易分析,不到最深功夫,是分不開的。後天思慮之神和先天不神之神(即不用意念而自然的知覺,也叫真覺)雖是能分,但也有連帶關係。先天元精(即先天而生的和不知不識、靜到極處而發生的真一之精)和後天性欲之精,也是不易辨明。後天呼吸之氣和先天真一之氣易辨而難分清濁。